为帮助研究生关注学术前沿,掌握论文写作规范,继6月16日的2023年第一期“黉门客”研究生学术论坛之后,6月29日,伟德国际1946官网举办了第二期学术论坛,李秋梅、刘彩玲、曲晓悦、杜红亚、甘雨寒、叶静文、王飞等七位同学依次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冯雪俊、李锦、刘琨、刘国伟、张欲晓等五位老师现场点评指导。本次论坛于29日下午2点半开始,历时三小时。
李秋梅的《从语言模因论角度谈汉语词汇模因习得偏误》通过语言模因传播经历的四个周期来分析汉语词汇模因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老师们指出,应增强摘要部分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并确定一个具体的语法点进行分析。刘彩玲《论程度副词“蛮”的语法化历程》认为,程度副词“蛮”的语法化过程为“名词→形容词→程度副词”,其虚化机制为结构形式和语义的变化。老师们建议收集更多语料,考虑其语法化动因,突出创新点,完善题目和增加例证。
曲晓悦的《新兴构式“X 刺客”的演变过程及其机制》,分析了构式“X 刺客”由语法构式发展为修辞构式的过程和原因。老师们建议在引言部分对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等加以补充,并对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演变的过程加以完善。杜红亚的《重庆方言句末语气词“哈”的用法分析》研究了重庆方言句末语气词“哈”的句法位置和语用功能。老师们建议突出“语用功能”,先总说基本特点,再按照用法论述,注意区分语气词和叹词。
甘雨寒的《“小三角”理论下“X精”与“X鬼”的构式对比探析》通过邢福义先生的小三角理论,对比总结构式“X精”与“X鬼”在语表、语里、语用方面的异同。老师们建议搜集构式相关词条,分析组合机制,进一步讨论“精”的构词优势。叶静文的《动词“蹲”的等候义及其演变过程》从“蹲”字的本义入手,探索其在网络及口语中衍生出求知、等结果、寻求帮助这类表守候、等待的引申义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老师门建议明确新义分析的三个角度,并深入第三部分的分析。王飞的《高级阶段书法欣赏研究述评及教学设计——以苏轼的〈寒食帖〉为例》,通过分析目前书法教学设计、书法欣赏以及赏析《寒食帖》的相关文献,进行书法欣赏课教学设计。老师们建议标题中的高级阶段应该明确指出是汉语水平,还是书法学习程度,并指出文献综述应突出要点。
同学们分享结束后,经各位老师商议,本次论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最后,老师们鼓励大家多读文献,同时也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保持好奇心,敢于研究,学习研究。同学们深受启发,本次论坛圆满结束。